孔雀草
症状(一)植株下部的叶子黄化或叶缘褐化或烧灼
处理方法及注意要点:
1、在高温期,花色及株型受影响,容易导致下部叶片黄化脱落。
2、植株下部的叶子黄化可能是萎黄病引起的。
3、叶缘褐化或烧灼很可能是铁、镁或钠中毒,这是由于PH值降到5.5~6.0所造成的。栽培介质的PH值须维持在6.2~6.5。
4、另外植株缺磷也会导致叶片和茎干变褐的现象,此时应补充充足的磷肥。
症状(二)小株开花。
处理方法及注意要点:
1、植株营养生长差,导致苗龄长,引起小株开花。
2、短日照种植易小株开花,冷凉季选择生长旺盛品种如:贵妃等,温暖季节选择小花玲珑品种如:小英雄等。
3、经由下列方法,将孔雀草受到的生长「逆境」降到最低,以避免过早开花: —保持恒湿,不可让栽培介质太干。 —施用含有氨态氮和钙的肥料。 —避免强光照(不要超过2,500尺烛光或27,000 lux)。 —适时移植(不要过了移植日期,苗还在穴盘)。
症状(三)花苞夭折或花芽分化很少。
处理方法及注意要点:
1、避免栽培介质太干。
2、避免缺乏钙。土壤中的钙含量大约应在120~175ppm。
3、防止氮肥太多。
4、不耐热的品种在高温长日期栽培时,容易导致植株的徒长以及花芽分化较少的现象。
5、化学的生成调节剂(矮化剂)使用过量。建议的处理方法:在苗移植上6寸盆(袋)2周后,喷施1次2500ppm的B-9。
症状(四)植株的株型较小,导致花朵偏小或重瓣率降低。
处理方法及注意要点:
1、 根据栽培季节,应该选择不同的品种,如果品种选择不当,容易造成以上的现象。依笔者多年的推广经验。一般情况下耐热品种对于低温短日照较为敏感,如果在低温短日照期栽培这些品种,容易出现上述现象。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品种中,比较耐热的品种有:珍妮、小英雄、金门,比较耐寒的品种有:贵妃、曙光,而鸿运、英雄则介于两者之间。
2、栽培管理不当,尤其是氮肥施用不足,导致植株生育弱,在这样的条件下,往往容易造成原本重瓣的品种在初花期时花瓣重瓣率降低,甚至出现单瓣的现象,此时可以通过摘心、摘蕾,并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,予以改进。
症状(五)其它栽培上存在的问题。
处理方法及注意要点:
1、 叶子长得太茂盛,通常都是由于栽培介质太湿或含氮量太高。
2、高温低湿度状态易发生白粉病,药物可以甲基托布津或三唑铜预防之。
3、及时预防潜叶蝇危害。
4、花后及时摘除残花、黄叶、病叶。